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信息动态 > 公司动态 >

焦化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生产中的问题处理

作者:瑞创机械 日期:2018-11-25

根据焦化设备焦炉本体和鼓冷系统流程图,从焦炉设备出来的荒煤气进入之前,已被大量冷凝成液体,同时,煤气中夹带的煤尘,焦粉也被捕集下来,煤气中的水溶性的成分也溶入氨水中。焦油、氨水以及粉尘和焦油渣一起流入机械化焦油氨水分离池。分离后氨水循环使用,焦油送去集中加工,焦油渣可回配到煤料中炼焦煤气进入初冷器被直接冷却或间接冷却至常温,此时,残留在煤气中的水分和焦油被进一步除去。出初冷器后的煤气经机械捕焦油使悬浮在煤气中的焦油雾通过机械的方法除去,然后进入鼓风机被升压至19600帕(2000毫米水柱)左右。为了不影响以后的煤气精制的操作,例如硫铵带色、脱硫液老化等,使煤气通过电捕焦油器除去残余的焦油雾。为了防止萘在温度低时从煤气中结晶析出,煤气进入脱硫塔前设洗萘塔用于洗油吸收萘。在脱硫塔内用脱硫剂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与此同时,煤气中的氰化氢也被吸收了。煤气中的氨则在吸氨塔内被水或水溶液吸收产生液氨或硫铵。煤气经过吸氨塔时,由于硫酸吸收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煤气的温度升高,为不影响粗苯回收的操作,煤气经终冷塔降温后进入洗苯塔内,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环戊二烯等低沸点的炭化氢化合物和苯乙烯、萘古马隆等高沸点的物质,与次同时,硫化物也被除去了。

捣固焦炉生产中的问题处理

1)焦炭灰分波动问题。在单种煤煤质稳定、配煤操作稳定的情况下,仍出现焦炭灰分波动的情况。虽然因灰分超标造成焦炭等级下降的情况很少,但相对焦炉设备灰分在1%~1.5%的波动是比较大的。开始发现此情况时,在配煤系统寻找原因,但未能找到很好的对应关系。认为煤并未造成焦炭灰分的波动,可能是焦炭出炉时部分燃烧所致。正常情况下,焦炭燃烧只会发生在上升管打开后。在顶装焦炉操作中,上升管打开的个数不允许超过3个,打开太多会造成焦炭燃烧时间过长。顶装焦炉操作时间在8~10min,而捣固焦炉操作时间在15~20min左右,若仍延用上述规定,则3个炉子相当于提前打开上升管45~60min。因此,捣固焦炉上升管打开个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通过对上升管打开个数的控制,   了因焦炭燃烧造成的焦炭灰分波动现象,延长了除尘孔座砖的使用寿命。

2)炉温异常波动问题。在顶装焦炉中,单个燃烧室温度在煤气量、吸力正常的情况下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在捣固焦炉中,燃烧室温度经常出现异常波动,其根源在于炭化室装煤量不稳定。由于生产初期,捣固操作、水分控制等经验不足,经常出现煤饼倒塌、缺角等现象,入炉煤量不稳定,从而造成耗热量需求不稳,炉温异常波动。通过稳定装煤操作,炉温控制趋于正常。

3)煤塔棚料问题。冬季的寒冷气温使煤塔出现较为严重的棚料现象,甚至影响正常生产。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煤塔外墙铺设保温层作保温处理;在捣固机机组两端拉设活动帘,跟随捣固机行走封闭吊装口空间;在高于捣固锤上方1.5m处(错开捣固机换吊装空间)增设空气炮;在摇动给料簸箕下方开方孔并配插板,在空气炮轰打棚料仍没果时,用l0m长杆通过方孔插入煤塔内部处理,并保持低罐位运行。

4)熄焦水池放空问题。为缩短放空时间,在原有熄焦塔上水管上加装了1个旁通,并引至排水管沟处。在旁通管前端加装控制阀门,放空作业时只需架设1台潜水泵备用。放空作业时将熄焦泵改成手动状态,通过阀门控制将水从旁通管上抽出,从而使熄焦池放空检查工作可在1h内完成。

5)炉头火道窜漏问题。炉头火道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窜漏,通常会是外界对墙体的损坏所致。通过检查,发现在窜漏火道对应的炭化室底部1层砖均有破损现象,而底部1层砖只有托煤板可能碰到(我们未使用自动对位设施)。为此,要求装煤操作时出焦工在煤箱上方确认大车司机装煤对位,   大车对位偏差造成托煤板碰撞炭化室墙面。

6)标准温度的确定。捣固焦炉由于装煤堆密度的问题,要判断标准温度较为困难,通过借鉴火落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在上升管根部加装了“火落判断孔”,以确定焦饼是否成熟,从而判定焦炉标准温度确定的合理与否。

7)摇动喷煤问题。在煤塔棚煤后,煤突然落下会从摇动给料口处喷出,造成埋锤或将锤头撞弯。对此在摇动给料簸箕前端距离出料口200mm处(摇动行程约180mm)安装用钢筋连成板状的挡板。这样既不影响摇动正常给料,也不影响下料观察,当煤料突然大量喷出时,打在挡板上变散,   了埋锤或撞弯锤头的现象。


热门产品
  • 焦炉刀边腹板

    焦炉刀边腹板定位调整装置,包括环形刀边和环形腹板,环形刀边的内

    焦炉刀边腹板
  • 氨水喷嘴2

    氨水喷嘴工作环境:喷嘴工作介质为~80℃氨水,浸泡氨水中。

    氨水喷嘴2
  • 上升管底座

    上升管底座在安装前应先检查座砖标高和砖孔尺寸,试安上升管底座,

    上升管底座